校友网
 首页  星空闪亮  烟园拾光  校友刊物  校友之家  桃李报情  校友互联 
当前位置: 首页>>星空闪亮>>千里烟寻>>正文
千里烟寻丨李岩:一个看似“冒险”的选择,源于烟大的那场研讨会
2021-04-12 16:16   审核人:

2020年1月6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06级校友李岩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名为《Cohesin-CTCF锚定DNA环的结构基础》的文章。

★ 李岩 ★

生命科学学院2006级校友,上海生化所结构生物学硕士,法国EMBL(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博士。


1.高水平论文的“秘籍”——高效合作是关键

“这篇文章所解释的生物学意义属于近几年非常热门的一个领域——染色质的3D结构。”李岩说,“通俗一点来讲,仅仅突变了这个结构中的两个氨基酸,整个基因组的成环结构就被破坏掉了,这同时影响了人类2000多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以前有报道表明这些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在肿瘤细胞中高突变,所以它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药物设计靶点。” 文章主要从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等多方面揭示了CTCF控制黏连蛋白环挤出的结构基础与分子机制,是李岩所在单位——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Grenoble)与荷兰癌症研究所(NKI)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一发布,便引起了生物学界专家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从产生想法到最终发表论文,李岩大概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她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团队的高效合作。“在一个课题研究中,一方有什么想法或者资源都积极分享,团队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才会更大。”

在EMBL,Cohesin这个课题主要是李岩和另外一个学生Kyle Muir(现剑桥大学博士后)在做。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在彼此遇到问题或者有新想法的时候,会立刻讨论出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去尝试。

《Cohesin-CTCF锚定DNA环的结构基础》发现了CTCF和cohesin结合的关键位点。李岩和Kyle发现这个特殊氨基酸序列后,Kyle凭借自己深厚的知识背景,想到之前有两篇论文介绍过同样和cohesin里面的亚基SA2相互作用的蛋白。基于此,他们又在其他蛋白上也发现了相似的氨基酸序列。“这在cohesin领域是特别重要的发现,因为这个氨基酸序列所在的蛋白同时涉及到很多其他的染色质功能,就像是能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一样。”李岩说,通过这件事,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在做,可能不会联想到其他的蛋白”。

李岩说,读硕士时,一心只想好好做实验、好好工作,但是读博士以后,她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李岩来到了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单位,同一年级的42名同学来自26个不同的国家。她说自己就像进了“大观园”一样,每个国家的人都给她带来了不同的印象,德国人的严谨、西班牙人的随性……“在这种氛围当中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会有非常大的转变,思维也会愈加发散。”她感慨到,“我感觉中西方的文化思想是比较互补的,大概率讲,我们中国人做事都非常努力,也比较细致;而外国人给我的印象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小就培养了一种很社交的思维方式,如果和这样的同事合作,你也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由于李岩所在的机构在欧洲享有盛名,单位所在的园区有很多支撑科学研究的平台,比如HTX lab(高通量结晶平台)、ESRF(同步辐射光源)等等,都能给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高效而准确的支持。李岩认为这是除高效互补的合作和思想的开放以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实验中,有一个结构晶体他们尝试了多达600颗,如果同步辐射光源很远的话,是不会在短时间完成的。


2.90%都是困难时刻,成功只是一瞬间

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都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在高水平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在此之前,李岩和她的同事还于2016年在《Cell》子刊发表过论文,之后,她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life》发表了一篇论文。

李岩一项又一项的科研成果,很容易让人觉得她是一直在“成功”。其实不然,李岩坦言:“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处于困难之中,成功只是那么一瞬间。”

“每天做的基本上都是蛋白质纯化,90%的时间是在枯燥的重复性工作中度过,几乎一样的东西、一样的过程。如果说发现了什么,那可能只是‘偶然’。”

李岩说,很多时候自己有个想法,可能想得挺容易,但是去完成却要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引物、做克隆、表达蛋白、纯化蛋白、结晶、探索可能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想法很多,但为想法付出的精力会更多。”

这些都是她面对的比较普遍的困难,这次研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有很多方面都在考验着他们,但他们都一个一个地克服了,或者说换了另外一种方式“拐着弯”去做成。

三年磨成一篇论文,但这并不是李岩付出精力最多的一次。相对于这篇论文,李岩上一篇发表在《elife》的论文花费的精力要更多。“如果没有《elife》那篇论文做铺垫的话,我也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走到现在,我感觉我有一点完美主义的强迫症了。”李岩笑着说:“做研究的人一定要有钻研的能力,质疑、探索的精神”。


3.烟大的一场研讨会,让她决心走向科研

“我最大的跳跃是在考研的时候。”回忆起从大学、研究生到出国这段经历,李岩说道。当她说考研要报考全国数一数二的研究所——上海生化所时,身边的同学、家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都劝说她要三思而行。

但李岩依旧坚定这个看起来很“冒险”的选择,因为在她心里早已种下了一颗“去上海生化所”的种子。“我想去生化所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特别牛,也不是说我一定要去最牛最厉害的地方,而是由于一次机缘巧合。”她笑着说。

2009年的夏天,烟台的海边举办了一场研讨会,李岩等生物专业的同学参加了这次会议。

“当时只懂一些基础知识,学者们做的学术报告,我们基本上一窍不通,但也确实被震撼到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术型的会议,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却就在我们面前的东西。一位老师通俗易懂的解释让我感到,原来科研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开完会退场时,一位中科院院士从会场的最前排往后走,看到李岩等几个同学,就问他们:“你们有没有听懂?”同学们摇摇头。院士接着又说:“没关系,时间长了你们就懂了。”

“他当时说的这句话,让我突然不纠结自己的无知了。”李岩兴奋地回忆道:“一位在我看来这么厉害的人可以如此淡定地对我们说,‘时间长了就懂了’,这让我感觉梦想并不是那么遥远,我只要努力朝前奔跑就可以实现,当时可能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李岩用行动证明了她所说的:“我们当下觉得难的事可能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但为了证明它,你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才能慢慢向它靠近。”

回忆起在烟台大学的时光,李岩说,在烟大的四年是很美好的四年。“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到蛋白质纯化,没想到之后的10年,我都在这个领域努力。”翻到在烟大第一次做蛋白质纯化时的这张照片,她笑着说道,“有机会一定要再回母校看看”。


校友寄语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体验,没有任何人能定义你是否成功,但你要遵从内心,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世界很大,不要在乎一时的得与失。

人人都会遇到困难,逃避不是解决困难的方法。逃避了这个困难转而去做别的,同样还是会遇到困难。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面对它,思考它,解决它。

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完整的话,我觉得出国并在那真正生活一段时间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体验另一种生活、文化,转而再反观我们自己的文化,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去欣赏我们文化的美。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烟台大学   |   教务处   |   组织部   |   就业信息网

烟台大学校友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烟台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