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盛开,悉尼笼罩在蓝色的花海中
留学悉尼,
她觉得自己像一个被“流放”的勇士....
而从烟大走到悉尼,
大概也走过了一个青春的距离。
One Call AwayCharlie Puth - Nine Track Mind (Special Edition)
1初见悉尼,我的蜜月期
在烟大读书四年间,
每次假期结束要离开家时,
我一定会在安检口哭得梨花带雨。
“潇洒地和爸妈告别”这事,
没有在我的记忆中发生过。
但第一次独自拖着两个24公斤行李箱出国,
我竟然在机场就开始兴奋激动起来,
抱头痛哭?梨花带雨?
不存在的!
我欢脱得像个即将放学的孩子,
只等那悦耳的下课铃声响起,
然后如离弦之箭飞奔到操场嬉闹玩耍!
送机的场景是,虽然嘴上回应着
老妈一遍又一遍的叮咛,
心却早已飞向那个有着胖考拉
和大袋鼠的国家了。
遇见澳大利亚国宝考拉
经过漫长的10小时飞行,
飞机缓缓降落在悉尼金斯福德机场。
我拖着行李箱站在机场门口,
一边烤着悉尼暖洋洋的太阳,
一边等待前来接机的工作人员。
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
从今往后就是一个人了,好好照顾自己,
别总让家里人担心。
来接机的澳洲大叔帮我把行李放到后备箱,
我走上前,顺手打开了右边的车门。
胖胖的大叔笑盈盈地看着我说:
“怎么,你来开车吗?”
我们哈哈地笑着,我也才突然意识到,
我真的来到了澳大利亚了——
这是个驾驶室在车右边,
上下楼梯靠左行的国家。
街头巡逻的澳大利亚骑警
11月是悉尼蓝花楹盛开的季节。
但对于我来说,蓝花楹盛开,
意味着期末考试又要来了。
对于初到悉尼的我,感受着
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紫色花海的景象,
实在是太过浪漫又诗意了。
初见悉尼的兴奋与美好
我在悉尼大学旁一个叫Glebe的
古老白人社区租了一个小单间。
第一次住进美剧里常常出现的
那种带花园和后院的独栋小楼。
每家每户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
打理自己的小院儿——
有的院子里种满各式各样的鲜花,
有的则在院中修上一小型喷泉,
有的干脆把花园改成停车场。
沿街一路走过去,各家不同风格的小院子,
自成一道靓丽的“澳派建筑风格”风景线。
岩石区集市
2留学悉尼?流放悉尼?
一系列烦恼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接踵而至。
首先要面对的是大部分留学生遇到的
——语言问题。
澳洲研究生课程,
通常是1小时1节的Lecture,
和2小时1节的Tutorial组成。
Lecture是同学们坐在阶梯教室听老师讲;
Tutorial是把同一班级的同学分成小组,
讨论老师课前布置的案例,进行小组汇报。
熬夜写论文,赶作业,留学真的不是花钱出国玩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从小学“哑巴英语”
的我来说,像极了一场噩梦。
小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
好不容易听懂了德国同学略带口音的英语,
又被美国同学如机关枪般的语速折磨得不行,
接着印度同学咖喱味儿的英语又令我
欲哭无泪、束手无策。
更糟糕的是,
他们之间竟然沟通顺利,交流愉快,
留下我一个“黑人问号脸”
不知道他们到底说到了哪。
上Tutorial的圆桌教室
所以,我清楚记得第一次Tutorial我全程沉默,
度过了人生当中极其暗淡的两小时。
那天晚上,冒着悉尼的大雨,边走边哭,
现在想想又有点儿好笑的是,
那一刻突然特别想吃我爸做的
(不舍得给我放肉)的肉夹馍,
不过,那时真有了想退学回家的冲动。
心里面会想,这哪里是留学,
分明是找了一个异国他乡把自己流放了。
和悉尼歌剧院的合影
接着而来的,是需要看多、长、难
还要背的学科文献和论文。毫不夸张地讲,
如果把所有我要读的东西摞起来,
即使不能绕地球一圈,砸晕我是绰绰有余了。
虽然每周只有3门课,每门课3小时,
但我却要读近300篇课程专业论文。
而且,老师一上课就能讲完半本书,
所以我还必须提前预习和阅读的课本。
烟大到悉尼,大概是一个青春的距离
以前看国外留学同学朋友圈,
说在图书馆学到“阵亡”,
总觉得他们太矫情。亲身经历才知道,
这还真不是“无病呻吟”,
国外的大学,真的不好念!
作为一个母语并不是英语的留学生,
为了不挂科,必须要付出更多努力。
挂掉一门课的代价也实在太大,
补考费可以买好几部苹果X!
悉尼大学哈利波特楼
3打破舒适圈,做自己的英雄
大概因为语言问题,平常上课的时候,
中国学生大都喜欢坐在一起。
即使没有其他中国学生,
大家也更愿意和亚洲的学生坐在一起。
这就是外国人经常说的“中国留学生爱抱团”。
大概因为害怕英语会被讲母语的学生笑话,
这种担心和不自信,
导致大家不敢和欧美学生交流。
可我认为,总要敢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圈,
给自己一些挑战。
我要主动融入他人,主动尝试与各种人交流。
游玩时遇到澳大利亚火车纪念日
终于在一次Tutorial的时候,
我逼自己主动坐在了全是外国人的桌子。
虽然和大家一起讨论的时没说出重点,
但是大家的认真聆听和温柔提醒,
似乎都在告诉我:
没有人会嘲笑你的英语是不是不够好,
你要做的便是做好你自己。
那时我想起与弗洛伊德和荣格并称为
“心理学三大巨头”的心理学家阿德勒,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
在意你的脸的人,其实只有你自己而已......
真正自立的人,走在自己的路上,
不会去反抗什么他人的意见。
有时,他人其实不会那样关注我们,
与其为“自己是不是出丑了”担惊受怕,
倒不如勇敢地表达自己。
在悉尼随处可见的街头表演
因为是文科生,所以很多课都是以写论文、
作演讲的形式来评定分数等级。
在演讲的时候,全班同学都要求到场。
老师管这种形式叫做“peer learning”,
意思是通过听其他同学的演讲促进互相学习。
有一次,在和大家讨论
“近期让你印象深刻的广告海报”时,
组里的一个小姐姐谈到一食品广告海报,
场景是穿白衬衣的母亲微笑看着吃蛋糕的儿子。
小姐姐说海报让她看完以后“非常不舒服”,
穿着白衬衣似乎代表“职场女性”,
这似乎在传达只有工作的职业女性
才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条件,
而不是在家里照顾全家起居的全职太太。
跟烟大说再见的时候
这不禁让我惊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
看问题的角度会有多么不同。
根据中国和澳洲2013年的人口普查数据,
澳洲全职太太的比例为52%,而中国是26%。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她看到这个海报时,
首先从“全职太太”这个角度看问题吧。
因为和他们坐在一起,
我才有机会听到他们的独特看法,
启发我用另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而这些,都得益于我主动迈出的第一步
——打破舒适圈,逼自己去和外国人交流。
我想,在给予自己信心、力量和勇气方面,
我应该可以称作自己的英雄了吧。
和好朋友一起出去玩的快乐时光
最后,想以最近很喜欢的《夜航西飞》
中的一段话作为文章结尾:
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
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
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
没有别的好思索——
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
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
只有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能看见的蓝色萤火虫
作者:张子尧
烟台大学国际交流学院2013级校友
2014年在台湾世新大学交换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传媒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