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当我知道孩子考上烟大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和儿子成为了校友,感到非常高兴。还有一件非常有缘的事情就是我丈夫的同学,他的儿子也来到了烟大。”王丽笑道。
1993年,王丽成为了一名烟大人,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时隔27年,儿子也即将成为一名烟大人。曾经,王丽在烟大生活了四年,相比于其他学校,她对烟大更加地了解。她知道法学专业是烟大的龙头专业,就建议儿子牛凌霄选择了烟大的法学专业。
“我妈妈毕业于烟大,她对烟大比较了解,她说烟大的法学专业是比较好的一个专业。”当时,牛凌霄已经填了好几个南方的大学,烟台大学排在了它们之后。有缘的是,牛凌霄被烟台大学的法学专业录取了。“我查到自己被烟大录取时,很开心。因为当时我报了好多南方的大学,最后却被烟大录取,和自己的母亲同一个学校,离家也很近,我就特别开心。”牛凌霄说。
家里的亲朋好友知道娘俩都是烟大人,都感叹他们很有缘分。“有一个姐姐说,将来你的孙子要是也去了烟大,那你们就一家三代都是烟大人了,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儿子也非常喜欢。”王丽笑道。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王丽和先生一同陪牛凌霄来报到。“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没有机会回烟大。不过这一次,儿子帮着我实现了,我可以再回烟大看看。”时隔27年,再次回到母校,面对学校二十几年的变化,王丽说:“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1993年来的时候,门口外面都是荒的。西南门是不能对外开放的,只有北门和东门是开的。不过虽然现在学校发生很多变化,但我却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就像是回家一样。”
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生活的牛凌霄,王丽非常放心。“我们真的没有担心的感觉,因为烟大就是山东本地的高校,不存在什么饮食、起居这些方面的差异。”王丽对他的期望是,“希望他在烟大最好的专业能够有所成就,把该考的证拿到手,规划好考研的事情。这两件事情就是我对他最大的期望。”
在烟大的四年生活中,王丽经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和三元湖,“图书馆的南面就是三元湖,当时我和同学们早晨会在那里读读书或者在湖边坐一会儿。”
令王丽印象最深的还是学校外的那片海。每到周末,同学们就一早一晚地去赶海。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作为内地的孩子,王丽对海带之类的东西感到非常稀奇,她就和宿舍同学把它们拣回来,“当时我们宿舍的同学还用捡的海带做凉拌菜。前几天和当年的同学们说起来时,对这件事还记忆犹新。”
大学期间,王丽不是一个特别活跃的学生,她没有在学生会或者其他社团的任职经历,但基本上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谈到大学生活,王丽感受最深的是全班一起包饺子的经历。“我们班在食堂集体包水饺,包完后食堂的师傅给我们煮水饺,想起来还是非常温馨的。”
令王丽印象深刻的老师是辅导员李育华,“当时她还非常年轻,我们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我们住在四楼,她住在三楼楼梯附近的房间,我们和她相处非常融洽,经常去她宿舍玩或者谈心。”王丽的导师是尚坚老师,当时她和同学们经常到老师家里去聊天。“我觉得在烟大的学习没有拘束感,也没有离开家的那种伤心难过的感觉。”
从毕业到现在,王丽还和老师同学保持着联系。“当时我们班是淄博和聊城的比较多,我们同学还建了群。前几年,我们的辅导员李育华老师到淄博来,还和我们一起吃过饭。”
本科毕业后,王丽就进入了淄博的一个地方国营企业。因为王丽本科学的是化工分析,所以一开始就从事化验方面的工作。随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王丽进入到了管理层,在企业内做环境质量管理。在王丽看来,在学校的学习经历对她前半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我不从事化工专业的学习,也进不了化工企业,更从事不了我曾经从事过的那么多的工作。”
2008年以来,国家对于环保治理越来越重视,王丽当时在公司的环保科从事管理工作。“当时真就是用到了专业知识。对于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产生和治理问题,我觉得我学的专业知识确实能够帮到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王丽在环保部门的工作得到了管理部门的认可,“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在儿子牛凌霄眼中,妈妈王丽很有毅力,很坚强,也很开明。“但有时候也会比较凶。”
牛凌霄的成长过程中,王丽教会了他很多东西,“我妈从小提醒和教育我最多的就是细心。注意细节,把细小的做好就会得到大的成功。注意细节这个习惯,在我高考的发挥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令牛凌霄比较愧疚的是上高三那段时间,自己的脾气比较大,情绪不稳定,“经常和我妈吵架闹矛盾,挺对不起我妈的。”
对于上大学,牛凌霄也有自己的打算。“我希望能在自己的班级里担任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为班级出力。希望可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想参加社团、学生会。争取在大三考过法考,为大四实习留出时间。”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祝愿牛凌霄在未来的四年里,学有所成,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