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前人智慧 推进烟大发展
——写在“援建岁月”前的话
2014年秋,在烟台大学3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安排校办等相关部门专程赴京,采访来烟支援烟台大学建设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部分老同志、老领导,以期为校庆增添历史厚重,为前人记录奋斗历程,为后人留下思想养料。
30多年过去,那段摄人心魄的历史景象,依然清晰地钤印在这些耄耋老者的记忆中。一片滩涂上校园建设蓝图的精心描绘,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布局,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四面八方云集烟大创业者的团结奋斗,一桩桩、一件件、一幅幅、一段段,在他们满含深情、娓娓道来的回忆叙述中,日渐淡出的历史图画,又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今天,“烟大人”推出“援建岁月”系列,把4年前采访的成果——创校老同志和指导、支持这一创校过程的两校老领导的口述记忆材料整理出来,分期刊发,相信能得到广大校友的关注,引发校友们对当年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汇聚吾辈力量,激励新一代烟大人继往开来,勇立潮头。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照亮来路,诠释当下,昭示未来。烟台大学30多年来走过的路,不仅尘封在静默的档案里,也依然存活在亲历者的记忆中。亲历者的记忆,可能并不那么完整、准确、全面,但却更加鲜活生动,亲切自然,回味悠长。能触动心弦,引发思考,提供镜鉴。在我们深入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开辟烟台大学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新路径的伟大斗争中,抱着一种谦逊、敬仰的态度,虚心向历史请教,从前辈那里汲取智慧,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方能鼓舞奋斗勇气,生发创新活力,增添前进动力,不断推进和逐步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姚新喜
2018年8月27日
1984年3月,北京大学。
63岁的沈克琦从北大副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此时的他已经在高校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12年。虽然他还会在一段时间内仍继续分管世界银行贷款和对外宣传工作,但已不像原来那般忙碌。
但他喘息未定,一个新的任务就来了。
1984,时代的浪潮
对于每个烟大人来说,1984,这个数字背后凝聚着不一样的深厚感情。
1984年,对改革开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年初,邓小平亲自来到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进行视察,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1984年2月,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和书记胡启立到山东烟台视察,这次视察其实也是为使烟台成为中国14个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做准备,有开拓性的政治意义。
长久以来习惯于“关起门来搞建设”的中国人民,或许还对“开放”的含义懵懵懂懂,或许还没有预料到周遭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就这样与外界连接了起来。而烟台这座海滨的小城,也备受时代的厚爱,赶上了改革的大潮。
时任烟台市市委书记王济夫富有远见地意识到,当前制约烟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十分薄弱,只有一所一年前刚刚批准建立的烟台职业大学,而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
为了解决日益凸显的人才问题,烟台市委市政府决定自筹基建资金五干万,“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办一所综合大学”,并希望得到中央的支持。
而在万里听了王济夫的报告后很认同这个想法,当即表示“可以搞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就叫烟台大学。你们试验一下,开创一个新局面,创出一个新模式。”
回到北京后,万里总理就开始积极着手促成此事。3月29日,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呈送建立烟台大学的申请报告。之后教育部决定,由北大、清华两校支援筹建烟台大学。
5月中旬,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学珍亲自找到沈克琦,交代了中央要求北大支援烟台大学建设、拟请他出任烟台大学校长的任务。
6月19日,教育部原副部长、党组书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承先与沈克琦见面。张承先本就计划在胶东地区办一个教育改革试验区,这次烟台大学的创建,恰好成为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作为整个改革计划的起点,由他总体负责筹建工作,并担任烟台大学名誉校长。
在万里要求下,受教育部委托,沈克琦与清华大学杜建寰教授一同赶赴烟台,参加了烟台大学筹建工作会议,就烟台大学的性质和任务等一系列任务进行讨论,确定了办学规模、系科设置、基建计划、以及经费来源,并决定按省属重点大学的要求进行建设,明确实行“校长负责制。”
而在北京,万里副总理仍时刻牵挂着烟台大学的建设进度,张承先向他汇报烟大筹备情况后,万里指出烟台大学应当是正规军“下蛋”,而不是游击队“升级”,他明确提出烟大办学起点要高一些,发展要快一些。
于是,从北京到烟台,来自清华、北大两校的优势基因,最终输送到这座生机勃勃的滨海城市,他们也将会在这片滩涂上,书写新的传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学校定位解决了,摆在沈克琦和这些创始人面前的,是三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一,资金从哪来?
要建学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烟大原来规划总面积为1500亩,预计的基建费用为8000万元。
但在建设过程中,又由于威海独立设市等原因,导致集资款项不足。最终,凭借省财政下拨的补助,烟大才得以完成基础建设任务。
第二,师资从哪儿来?
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大多数教师还是在“文革”前接受的教育,拥有硕士文凭的教师十分稀缺。而且烟台地区高等教育本来就不发达,在短时间内要配备一批适合烟大各学科专业所需的高等人才谈何容易。此外沈克琦作为资深的教育学家,对教员的选择十分慎重,他选拔教师时,不仅要看他有多少知识,更要看他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和怎样教。
为解决这当务之急,筹建小组三管齐下:
一方面,可吸纳、利用将要并入烟台大学的烟台职业大学原有师资;
另一方面,沿用传统的对外招聘方式,由烟台市政府派出以人事局副局长孙永成带队的招聘班子长期坐镇北京,面向全国为烟台大学招聘人才,再由沈克琦、杜建寰等几位烟台大学的领导亲自上阵监督招聘过程,直接对应聘者进行筛选,严格把关。
同时,北大、清华两校则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直接来到烟大担纲主要的教学任务,一来老将带新兵,能帮助培养起新一批的年轻队伍来,二来也将两所一流学校优秀的教学经验直接传入烟大,带动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第三,实验室如何建设?
沈克琦早年长期从事物理的教学科研工作,对建设实验室也是极其重视。在他看来,如果没有高标准的实验室,将烟大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的初衷,恐怕也无法实现。
而实验室的建设费用、实验仪器的采购费,不是一笔小数目,烟台地方在投入巨资进行校舍建设后,难以再筹集高昂的实验设备建设资金。沈克琦、杜建寰和地方领导谋划后,在张承先名誉校长支持下,他们最终决定直接寻求中央的帮助。万里得知后当即答复;“既然地方办大学的积极性这么高,仪器设备费中央可以支持。”
参照当时山东大学的仪器配套水平,中央财政拨了2000万元的专款,专门用于采购仪器设备,分两次到位。沈克琦还专门委托北大物理系实验室主任谢惠瑷老师等有经验的教师,从仪器的采购、运输、调试安装等环节都安排了专业人员精心操作,以保证开学前仪器设备能够到位,让第一批进校的学生就可以拥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
在这次援建工作中,清华北大两校也是不余遗力,从硬件到软件都给了最大程度的帮助:清华大学根据自己土木工程、建筑的学科优势,不仅承担了烟大校园的规划设计,还为烟大引进各种建筑专业所用的测量计量仪器,建设了大型试验台座和双向反力墙,这在全国都属罕见。北大清华还赠送了烟大图书馆五万余册图书期刊,到1990年,全校共有图书40余万册,中文期刊3300种,外文期刊948种,满足了师生们日常的教学、科研需求。
在党中央、山东省、教育部、北大清华两校、烟台市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下,烟台大学的筹备工作正一步步推进着。
建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
7月1日,在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完成后,烟台大学破土动工。
一年零两个月后,即1985年的秋天、一座5万多平方米的校园出现在清泉寨海滨的空旷田野上,尽管当时只落成了几栋学生宿舍、一个食堂和一栋教学楼、然而就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烟台大学在1985年9月16日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学生、实现了一年多之前的规划与设想。
在同时期,中国的沿海地区,新建高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落成,但获得北大、清华两所一流学校合作建设的高校,烟大是唯一的特例。新建立的烟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成为当时建设速度最快、质量最高的一所学校。
不过,这些烟大的创始人清楚地明白,中央特地派两校共同支持建设烟大的目的,不是照搬两校原有的办学模式,让它成为又一个北大或清华。而是吸取两校精华、结合地方特色,建成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省立重点综合性大学。
对于沈克琦来讲,这无疑也是一种挑战,需要有更多“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勇气。
于是,年轻的烟大成为教育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所有高校对毕业生采取“统包揽分”的方式时,烟大充分秉承万里总理“搞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思路,对毕业生采取“不包分配”的措施。
具体方案是由学校与用人单位联系,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表现不好、未被录用的毕业生再由其自谋出路,意图循序渐进地向全面自主择业发展。
在专业设置方面,按照"不局限于应用,理工交叉、文理渗透、多学科并举;一定要尊重办学规律,既不能偏废,又不能求全,以后有条件再扩大”的要求。因此烟大的专业也是集两校之所长。北大在文、理科设立了物理、中文、法律、外语、经济管理等专业;清华在工科上设立了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同时为了突出为地方服务、重视实际应用的办学特点,设立了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化学化工等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沈克琦及烟大领导班子还积极向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烟台大学食品科学技术中心,并在生化系下设立与食品相关的应用生物化学专业和微生物专业。着力打造烟大立足于全国高校的优势学科。
据烟大原生化系副主任、食品研究生副所长林稚兰回忆,在当时烟大引进的先进设备,有些连北大清华相应的实验室都还未装备。
开课第一天,烟大的教室里不仅坐满了学生,还有不少旁听的老师,系主任大都亲自披挂上阵,确保教学万无一失。有经验的教授上课时,总会人满为患,下课后身边还不停有人向他讨教、答疑。开课第一周,各系相继举办了内容多样的专题学术报告会,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据统计,烟大当年第一学期共开设本科生课程22门、专科生课程30门、研究生课程33门。全校共有近90名教师授课,其中还包括6名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的外籍英语教师。烟台大学原校办主任兼外办主任周俊业回忆,当时北大英语系的学生,只有到快毕业时,才有外籍专家给他们上课,而烟大一入学就是洋人教外语,可见起点之高。
看着校园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听着教室里粉笔在黑板上有节奏地发出清脆之音,烟台大学的运作正逐渐步入正轨,沈克琦总算能长舒一口气。
未雨绸缪高瞻远瞩
沈克琦在烟大建校30周年的前夕曾说:烟台大学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绩,得益于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正因为有了这三个要素,才能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聚集了一批想干事、能共事的人,因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而为了保证烟大能够持久不断的发展下去,以杜建寰、沈克琦等为首的党政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密切合作,还做了许多更具前瞻性的规划。
首先,为了完成师资的“自我造血”,他们申请北大、清华增办研究生班,委托培养硕士生。这批研究生班的学生修完研究生课程后又回到教育岗位。
就这样,培训班在两年内共招收研究生200多名,分别进入北大数学系,中文系和清华建筑系、自动化系等14个专业进修。这些同学学成以后,或回到烟大、或进入山东省教育部门和其他高校,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山东教育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除这200人以外,两校还招了几十名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回烟台大学服务,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他们在管理模式上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如实施学分制、试行双学位、允许跨系选修等新举措,提出了改革政治理论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同时,他们也注意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和进度,谨慎决策,砥砺前行。
如何才能激发出他们为实现梦想、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又如何使学校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不囿于旧传统、旧习惯的束缚,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沈克琦的脑海里,即使在他辞去校长多年之后,还在长期思考这些问题。
不遗余力鞠躬尽瘁
在担任烟大校长的这几年里,沈克琦总是北京、烟台两头跑。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北京到烟台交通很不方便,飞机航班次数很少,还不是每天有;如果乘火车,旅途则将近20个小时。此时的烟大尚未建成,工作会议时而在烟台、时而在北京,偶尔也会到济南召开,频繁的旅途奔波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对于上了年纪的沈克琦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期间,他还因心脏病发作,被大夫叫停,“被迫”短暂休息了一段时间。
山东省政府在两校援建工作结束后给予沈克琦记大功的奖励,对此他表示受之有愧。在沈克琦心目中,那些和他一起来到烟台共同建设烟大的副校长杜建寰、杨春洗、钱振为、邱殿辅和那些来自北大、清华的坐镇教学第一线的同事们“才是真正干活的人”,也正是同事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通力合作,才有了今天蓬勃发展的烟台大学。
按照原计划,沈克琦等援建队伍将于1991年撤离。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得不提前结束了他们在烟台的使命。1990年,按照当初的计划,两校援建人员在烟台大学完成交接工作后,踏上了回京之路。
六年来2000多个日日夜夜,两校援助烟大的战友们远离亲人、远离京城,在这片热土上耕耘播雨、挥洒汗水。他们来的时候,烟大还是一片荒芜,而在此时,荒滩已经变成美丽的校园,烟大也已经向社会成功输送了两届大学毕业生,日常教学已走上正轨,实验室建设也已经完成。
列车缓缓驶离烟台站,这批创业者望着窗外往事历历在目,想起烟大学子们坐在明亮的教室和宽敞的阅览室中刻苦读书,想起课下师生间探讨学术的温馨场景,想起自己的学生已经步入社会,可以用聪明才智报效祖国、回报父母时,他们的内心满是欣慰,感到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千里之外薪火相传
在决定北大、清华两校援建烟台大学伊始,万里就曾经说过:“清华、北大要长期支援。”1990年,沈克琦等人撤回北京后,北大清华对烟台援助却没有就此停止,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继续为烟大的前进开路,为烟大的成长助推。
1990年5月7日,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奠定了一种长效机制。每隔一段时间,委员会都举行会议,邀请参与建校的老同志们和现任烟大的领导们面对面地交流,了解烟大当前的成长与发展并给出一些指导意见。
看到烟大校园日新月异的变化,沈克琦总是很欣慰,感叹自己的汗水没有白流,长江后浪推前浪。经历30多年的持续发展,烟大已经从婴幼儿成长为青年,它正沐浴着时代的春风,以崭新的姿态勇敢前行!
作为一所大学,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应该是永无止境的,我希望我们烟大人不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人才,提供更多的科研成果,切切实实地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做出更多的贡献。
——沈克琦在2014年10月烟台大学建校30年庆典的祝词。